我一直以为我国高校的文艺理论课程在教材与教学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学了以后觉得没有用,与现实离得太远。学生学了以后不但不能用它来分析社会文化现实,甚至也不能用来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学生学起来费劲,兴味索然;迷恋大理论,津津乐道于总结所谓“普遍规律”(绝对真理?)。王先霈先生主编的“文艺学系列教材”(系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高等学校中文艺学教育与教材的上述不足,所以我不能不感到格外的欣喜。它无疑是一个大胆而成功的改革尝试。
与其他的文艺学教材都只有一部(至多分为上下)不同,这部教材分《文学理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原理》三卷。这样安排的一个明显目的是突出文学作品解读与文学批评的地位,强调学生实际解读文学与解释文学实践的能力。这一编辑方针颇有其过人之处。
作者采取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是对于文艺学的课程作结构性的调整:“我们依序设置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三门必修基础课。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激起、诱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的正当的审美趣味,同时,也让他们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常识;文学理论课程的目标则是,使学生对文学的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对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的性质,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文学批评课程,介绍20世纪批评学派各自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着重于培养学生观察运动中的文学现象的习惯和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培养他们参与文学批评活动的实践能力。三门课有明确分工,交叉处则此详彼略,相互衔接、相互补充。”把文学文本解读与文学批评单列出来,是十分具有眼光与胆略的举措。先说文本解读课。我自己在大学教授文学理论的经验之一,就是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兴趣不大,主要是太抽象、太理论化。
现在的这套教材把文学文本解读单独列出来而且最先开设,可谓对症下药,合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习惯,全书依据文学的体裁(即文学类型)来设置章节,分为诗歌文本解读、散文文本解读、小说文本解读与戏剧文学文本解读四大部分,而在这四种体裁中又抓住关键性的概念、结合具体作品逐一讲解。我相信效果一定是好的。
把文学批评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出来也是非常富有眼光的。它不仅抓往了本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化的世界性趋势,而且切中了中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脱节的现实问题,对于理论的实践化是一个有力的促动。这部关于文学批评的教科书在我的印象中是我国为数甚少的批评教科书之一(如果不是唯一的一部),对于各种批评流派与方法以及其他重要问题的研究做了系统的介绍,其中对于20世纪批评流派的介绍是我见到的文学理论教科书中最全面的。在一般的文学理论教科书中,对于批评方法的介绍一般只介绍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伦理批评、形式或语言批评、心理批评等几种,而且介绍得非常简单。这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空前繁荣的事实、与理论批评化的世界性潮流完全背道而驰。我有时甚至极端地想:文学理论课其实可以“消解”为“中国文学批评(含理论)史”、“外国文学批评(含理论)史”以及“文本解读”或“文学欣赏”(讲讲文学基本知识)三门课就可以了,文学概论可以取消,因为所谓“概论”不过就是把古今中外的理论与批评观点拼凑在一起,而且彼此失去了有机联系,也不知道一种理论的上下文关系。时不时冒出一两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名人名言”,整个一个大杂烩。
这部教材的另一个编辑方针也值得称道,这就是明确教材与专著的不同。主编在前言中说得很清楚,这三部教材是“作为教学研究的成果而不是学术专著撰写的。”作者认为:专著重在独创性而教材重在包容性。其实,要做到准确、全面而又简要地(因为篇幅有限)综合文艺学领域比较公认的(也就是后人继续研究无法绕过的)前人成果,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情。首先,你必须接触并深入地了解本学科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其次,你还得具有鉴别那些前人成果的能力,然后才能进行选择(暂且不说把它们组成体系的技巧)。由于这项工程的难度太大,所以一般国外的教材编写都是大家合作。在组成人员的时候则集中本国乃至世界上比较公认的某方面专家,以水平为选择的标准。而在我国的教材编写中,虽然一般也采取合作方式,但是常常是在本校、本系乃至本教研室的范围内合作,存在严重的“单位化”与“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材的质量。在这方面,这套教材似乎给人一点遗憾。